苏辙的诗词全集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
苏辙的诗词全集: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送王适徐州赴举》 《王崇拯·赵北燕南古战场》 《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 《春日耕者》 《绝句·苦寒坏我千竿绿》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的诗词全集
- 1. 古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 - 苏辙 - -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 2. 古诗《送王适徐州赴举》 - - 苏辙 - -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 3. 古诗《王崇拯·赵北燕南古战场》 - - 苏辙 - -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 4. 古诗《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 - - 苏辙 - -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5. 古诗《春日耕者》 - - 苏辙 - - 阳气先従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 6. 古诗《绝句·苦寒坏我千竿绿》 - - 苏辙 - - 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 痛饮虽无嵇阮客,瓢尊一试午阴凉。
- 7. 古诗《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 - 苏辙 - -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 8. 古诗《东坡先生墓志铭》 - - 苏辙 - -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
- 9. 古诗《翠眉亭·谁安双岭曲弯弯》 - - 苏辙 - -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 10. 古诗《藏书室记》 - - 苏辙 - -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
- 11. 古诗《武昌九曲亭记》 - - 苏辙 - -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 12. 古诗《赠知雄州王崇拯》 - - 苏辙 - -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 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 何氏沟塍布棋局...
- 13. 古诗《巢谷传》 - - 苏辙 - -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2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3京师,见举武艺4者,心好之。谷素多力5,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6凤7、泾8...
- 14. 古诗《感秋扇·团扇经秋似败荷》 - - 苏辙 - -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 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尔何。 汉代谁令收汲黯,赵人犹欲用廉颇。 心知怀袖非安处,重见秋风愧恨多。
- 15. 古诗《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 - 苏辙 - -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太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那?”...
- 16. 古诗《初到陈州·久爱闲居乐》 - - 苏辙 - - 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 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 疏慵愧韩子,文字化潮州。
- 17. 古诗《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 - - 苏辙 - - 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 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 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 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 18. 古诗《游西湖·闭门不出十年久》 - - 苏辙 - -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 19. 古诗《菡萏轩·开花浊水中》 - - 苏辙 - -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 20. 古诗《怀渑池寄子瞻兄》 - - 苏辙 -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21. 古诗《过王介同年墓》 - - 苏辙 - - 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 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 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 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
- 22. 古诗《南康直节堂记》 - - 苏辙 - - 南康太守听事2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3徐君望圣之4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5,高三寻6,而后枝叶附之。岌然7如揭8太常之旗9,如建10承露之茎11;凛然12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
- 23. 古诗《踏藕·春湖柳色黄》 - - 苏辙 - -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 24. 古诗《渔家傲·七十余年真一梦》 - - 苏辙 - - 七十余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 25. 古诗《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 苏辙 - -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表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
- 26. 古诗《幽兰花·李径桃蹊次第开》 - - 苏辙 - -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 27. 古诗《石鼻城·千山欲尽垂为鼻》 - - 苏辙 - -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 28. 古诗《种菜·久种春蔬早不生》 - - 苏辙 - - 久种春蔬早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 29. 古诗《赤壁怀古·新破荆州得水军》 - - 苏辙 - -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 30. 古诗《蚕麦·疏慵自分人嫌我》 - - 苏辙 - -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
- 31. 古诗《诗一首·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 - - 苏辙 - -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 32. 古诗《洗竹·寒甚南轩竹半黄》 - - 苏辙 - - 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簪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 33. 古诗《春日耕者·阳气先从土脉知》 - - 苏辙 - -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归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 34. 古诗《次韵子瞻夜坐·月入虚窗疑欲旦》 - - 苏辙 - - 月入虚窗疑欲旦,香凝幽室久犹薰。 清风巧为吹余瘴,疏雨时来报断云。 南海炎凉身已惯,北方毁誉耳谁闻。 遥知挂壁瓢无酒,归舶还将一酌分。
- 35. 古诗《夜泊牛口·行过石壁尽》 - - 苏辙 - -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 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 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 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 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 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 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 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 36. 古诗《超然台赋》 - - 苏辙 - -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
- 37. 古诗《春日寄内·春到燕山冰亦消》 - - 苏辙 - - 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
- 38. 古诗《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 - - 苏辙 - -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 39. 古诗《冬至雪·佳节萧条陋巷中》 - - 苏辙 - -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黍酝盈瓢终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 颇嫌半夜欺毛褐,却喜年来麦定丰。
- 40. 古诗《过杨无敌庙》 - - 苏辙 - -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 41. 古诗《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 - 苏辙 - -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乐,羿彀谁知定不贤。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 42. 古诗《伯父墓表》 - - 苏辙 - -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
- 43. 古诗《寒雨·江南殊气候》 - - 苏辙 - -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 44. 古诗《省事·早岁读书无甚解》 - - 苏辙 - -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 45. 古诗《天敌》 - - 苏辙 - - 苏辙曰:“鱼不畏网罟,而畏鹈鹕,畏其天也。”一村叟见蜈蚣逐一蛇,行甚急,蜈蚣渐近,蛇不复动,张口以待。蜈蚣竟直入其腹,逾时而出,蛇已毙矣。村叟弃蛇于深山中,越旬往视之,小蜈蚣无数食其腐肉。盖蜈蚣产卵于蛇腹中也。又...
- 46. 古诗《次韵答人幽兰》 - - 苏辙 - -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 47. 古诗《不赴商幕·南商西洛曾虚署》 - - 苏辙 - - 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 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 48. 古诗《送王适徐州赴学》 - - 苏辙 - -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 49. 古诗《史官助赏罚论》 - - 苏辙 - - 域中有三权:曰天,曰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夭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夭横穷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然而季次、原宪,古所谓贤人者也,伏于穷阎之下,布衣饘粥之不...
- 50. 古诗《闻子瞻重游南山》 - - 苏辙 - -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苏辙的诗词名句大全
- 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 - - 苏辙 - -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 - - 苏辙 - - -《追和陶渊明诗引》
- 七十余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 - - 苏辙 - - -《渔家傲·七十余年真一梦》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 - - 苏辙 - - -《怀渑池寄子瞻兄》
-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 - - 苏辙 - - -《武昌九曲亭记》
-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 - - - 苏辙 - -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 - - 苏辙 - - -《东坡先生墓志铭》
-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 - 苏辙 - - -《怀渑池寄子瞻兄》
-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 - - 苏辙 - - -《渔家傲·七十余年真一梦》
-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 - - - 苏辙 - - -《藏书室记》
-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 - - 苏辙 - - -《南康直节堂记》
-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 - - 苏辙 - - -《南康直节堂记》
- 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 - - - 苏辙 - - -《藏书室记》
-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 - - - 苏辙 - - -《武昌九曲亭记》
- 二十三举直言,仁宗亲策之于廷。时上春秋高,始倦于勤。辙因所问,极言得失 - - - 苏辙 - - -《颍滨遗老传》
-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 - - 苏辙 - - -《伯父墓表》
- 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 - - - 苏辙 - - -《古今家戒》
-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 - - 苏辙 - - -《伯父墓表》
- 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 - - - 苏辙 - - -《君术策五》
- 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夭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夭横穷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 - - - 苏辙 - - -《史官助赏罚论》
-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 - - 苏辙 - - -《东轩记》
- 天下之人,幼而习之,长而成之,相咻而成风,相比而成俗,纵横颠倒,纷纷而不知以自定 - - - 苏辙 - - -《君术策五》
-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 - - - 苏辙 - - -《追和陶渊明诗引》
-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年十九举进士,释褐 - - - 苏辙 - - -《颍滨遗老传》
-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 - - 苏辙 -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 - - - 苏辙 - - -《古今家戒》
- 域中有三权:曰天,曰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 - - - 苏辙 - - -《史官助赏罚论》
-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 - - 苏辙 - - -《怀渑池寄子瞻兄》
-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 - - 苏辙 - - -《黄州快哉亭记》
-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 - - - 苏辙 -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 - - 苏辙 - - -《东坡先生墓志铭》
- 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 - - - 苏辙 - - -《齐州泺源石桥记》
-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 - - 苏辙 - - -《乞者赵生传》
-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 - - 苏辙 - - -《黄州快哉亭记》
-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 - - 苏辙 - - -《东轩记》
-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 - - - 苏辙 - - -《乞者赵生传》
-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 - - 苏辙 - - -《黄州快哉亭记》
-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 - - - 苏辙 - - -《武昌九曲亭记》
-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 - - 苏辙 - - -《巢谷传》
-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 - 苏辙 - - -《黄州快哉亭记》
-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 - - 苏辙 - - -《怀渑池寄子瞻兄》
-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 - - - 苏辙 - - -《齐州泺源石桥记》
-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 - - 苏辙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 - 苏辙 -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 查看详情>>
李觏的诗词全集: 《雪中赠柳枝》 《鸭·庶人常用贽》 《送春·宜春台上送春归》 《寄祖祕丞·我本山田人》 《秋晚悲怀》 《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 《送黄介夫·短亭车马地》 《戚夫人·百子池头一曲春》 《忆钱塘江》 《哀老妇·里中一老妇》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 查看详情>>
曾巩的诗词全集: 《归云洞·野草山花夹乱流》 《琅琊溪·野草山花夹乱流》 《喜雨·偶徇一官偷禄计》 《冬夜即事·印奁封罢阁铃闲》 《水西亭书事》 《赏南枝·暮冬天地闭》 《趵突泉·一派遥从玉水分》 《正月六日雪霁》 《楚泽·楚泽荒凉白露根》 《凝香斋·每觉西斋景最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