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高启资料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的意思
该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一。作于1362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九月,时作者二十七岁。天平山在江苏苏州市西吴县境内,离苏州十四公里,自唐宋以来,就逐渐成为风景游览区。《姑苏志》说:“天平山在支硎南五里,视诸山最为崷崒。其林木亦秀润,山多奇石,诡异万状。”因山顶正平,故称天平。该文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平山的...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的相关诗句
- 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 - - 高启 - -《游天平山记》
-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 高启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 高启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 - - 高启 -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 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 - 高启 -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