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书戴嵩画牛》 《过岭寄子由·七年来往我何堪》 《书上元夜游》 《江城子·相逢不觉又初寒》 《和子由四首送春》 《寄黎眉州·胶西高处望西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方多没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r...
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 苏轼 -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 - 苏轼 -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 - - 苏轼 - -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古诗《赠刘景文》 - - 苏轼 -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古诗《满江红·怀子由作》 - - 苏轼 - -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 古诗《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 - 苏轼 - -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 - 苏轼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古诗《阳关曲·中秋月》 - - 苏轼 -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古诗《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 - 苏轼 - -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
- 古诗《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 - - 苏轼 - -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苏轼的名句翻译赏析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 - 苏轼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 苏轼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 - 苏轼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 苏轼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 - - 苏轼 - - -《苏轼治西湖》
-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 - - 苏轼 -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 - - 苏轼 - - -《洞仙歌·冰肌玉骨》
-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 - - 苏轼 - - -《书上元夜游》
-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 - 苏轼 - - -《书戴嵩画牛》
-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 - - 苏轼 - - -《题杨次公春兰》
-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 - - 苏轼 - - -《书戴嵩画牛》
-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 - - 苏轼 - - -《南方多没人》
- 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 - - - 苏轼 - - -《书上元夜游》
-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 - - 苏轼 - - -《乐全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