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张可久的诗 >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折桂令·九日

朝代:元代作者:张可久更新时间:2017-08-31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作者张可久资料

折桂令·九日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查看详情>>

张可久古诗词作品: 《天净沙·江上》 《人月圆·客垂虹》 《人月圆·罗衣还怯东风瘦》 《人月圆·会稽怀古》 《人月圆·三高祠下天如镜》 《朝天子·与谁》 《卖花声·怀古》 《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人月圆·兴亡千古繁华梦》 《卖花声·客况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

查看详情>>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

查看详情>>

《折桂令·九日》是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这支令曲以重九游为题,抒发了作者暮年的愁怀。作者有意设置一个跌宕片段,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此时人已垂垂老矣,官场倾扎,无力挣扎,斜阳、寒鸦使人感到无限凄凉。...

查看详情>>

折桂令·九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清江引·春思》 - - 张可久 - -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 古诗《清江引·秋怀》 - - 张可久 - -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古诗《清江引·老王将军》 - - 张可久 - -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 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江边草青闲战马。
  • 古诗《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 - 张可久 - -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 古诗《凭阑人·江夜》 - - 张可久 - -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 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 古诗《殿前欢·客中》 - - 张可久 - -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 古诗《殿前欢·离思》 - - 张可久 - -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 古诗《殿前欢·次酸斋韵》 - - 张可久 - -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
  • 古诗《水仙子·次韵》 - - 张可久 - -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 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 古诗《落梅风·春情》 - - 张可久 - - 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莺藏燕。 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张可久的名句翻译赏析